
怎么才能拯救美国汽车呢?拜登搞不定的事情,特朗上台就能搞定吗?
最近,正忙着选举的特朗普向中国汽车喊话了,看起来像是指了条明路。这事还真是巧了,英雄所见略同,欧洲也正想着这么干。
目前,美国汽车正面临巨大的困境,再不救恐怕就来不及了。
他们的麻烦才刚刚开始,这不仅仅是向新能源转型太慢的问题。
美国国会议员们不允许他们使用中国的电池和零部件,汽车工人联合会频繁发起罢工,成本越来越高,这些都是大麻烦。
同样因为政客们的反对,他们没办法像日本丰田那样,把工厂都搬到成本更低的海外去,目前美国还有高达20多万汽车工人。
全球汽车行业重大转型时期,却面临内外夹击,美国汽车怎么能不难呢?
难是难了点,怎么办呢?在台上的拜登和在台下的特朗普,开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药方。
前不久,拜登亲自就中国汽车发表声明,他声称联邦政府将启动专项调查,并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。
拜登所谓的前所未有的措施,从他以往的套路来看,无非就是两招。
第一,禁止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,即使转道墨西哥、越南或者印度也不行。
第二,不允许中国汽车使用美国的先进技术,比如芯片。除了芯片,美国百年汽车工业还积累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线。
顺便说一句,国内几家跟英伟达合作智能驾驶的汽车厂商,恐怕得提前做准备了。
特朗普跟拜登不一样,他总是喜欢别出心裁。
3月11日,特朗普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(CNBC)采访时声称,他将寻求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关税,以让中国厂商转向在美国本土生产更多汽车。
他说,“我们不想从中国买汽车,我们想让中国雇佣我们的工人在美国制造汽车。”
3月16日,特朗普在俄亥俄州代顿国际机场参加竞选集会时放话称,自己如果再次当选总统,将会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100%的关税。
他说,中国企业计划在墨西哥建立的整车制造厂将不会雇佣美国人,那就别想在美国销售。
特朗普的意思,中国车商可以把工厂搬到美国去,雇佣美国人,就可以正常在美国销售了。
听起来,这跟目前美国威逼利诱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的芯片厂商把工厂都搬到美国去,就是一个套路。
这种思路,本质上还是延续了特朗普的一贯口号: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和“制造业回流美国”。
中国汽车把工厂都搬到美国去,制造业就变成美国的了,不仅可以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,美国人更可以任意拿捏了,这算盘打得很精啊。
特朗普有没有想过,那么高的成本怎么办呢?难道像拜登一样大搞产业补贴吗?
如果美国允许中国车商好好在美国生产,好好经营,同等对待,那也没什么。但问题就是,美国人根本不可能消停,甚至会不怀好意。
其实,不只是特朗普这么想,目前欧洲也想这么干。
2月28日,意大利企业与“意大利制造”部长阿道夫·乌尔索表示,他正在与三家中国汽车企业会谈,但没有透露具体企业名称。
中国比亚迪此前表示,意大利方面已经与该公司进行接触。
有媒体报道称,另外两家是吉利与长城汽车。
不仅意大利,包括匈牙利等多个欧洲国家都在非常积极地拉拢中国汽车,前往欧洲建厂。
去年10月份,欧盟宣布对中国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,虽然调查将持续到2024年11月,但欧盟最早可能在7月征收临时性关税。
有专家认为,欧盟此举,实际上就是想逼着中国汽车尽快去欧洲建厂,这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图谋。
这件事是有背景的,去年以来,欧盟多家专业机构对中国汽车进行了反复研究,甚至拆解。
他们发现,中国汽车巨大的优势,除了积极进行技术积累以外,更重要的是中国车商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,在集成制造与成本控制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。
只要中国的整车厂搬往欧洲,汽车相关的庞大产业链也将搬往欧洲。
这不仅是拉来了巨大的产业集群那么简单,更重要的是欧洲车厂也可以就近利用这些产业链了,甚至还可以偷师。
看来,特朗普的想法可能也没那么简单,美国人是不是也在打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主意呢?
